【開箱】解熱克風斜! 安鈦克P82 FLOW透側機殼。

NT$1,990

@2020/03/24 ,11:54

魚與熊掌不可兼得,就像在挑選對象時,外表和內在往往難以同時兼顧。挑選機殼當然也不例外,想找到看得順眼且性能優越的機殼實在困難。但是安鈦克說: 安啦!我可以!今天帶來這咖——安鈦克P82 FLOW。它是以P8為基底的新一代產品,因為改良散熱是它最大特色,所以名為P82 FLOW。有別於其他機殼用透氣網孔的方式進氣,P82新增了特殊的斜線孔洞…

分類: ,

魚與熊掌不可兼得,就像在挑選對象時,外表和內在往往難以同時兼顧。挑選機殼當然也不例外,想找到看得順眼且性能優越的機殼實在困難。但是安鈦克說: 安啦!我可以!

今天帶來這咖——安鈦克P82 FLOW。它是以P8為基底的新一代產品,因為改良散熱是它最大特色,所以名為P82 FLOW。有別於其他機殼用透氣網孔的方式進氣,P82新增了特殊的斜線孔洞,大幅度地增加進氣面積。並且內置4顆14cm原廠風扇(前3後1),提高機殼自身的散熱效率。機殼可容納ATX規格的主機板,顯卡最大支援38cm,CPU高度17.8cm,POWER長22cm,散熱器方面也可以安裝最大360mm的水冷。擴充方面,頂部可額外安裝3顆12cm或2顆14cm風扇。硬碟更是支援2.5吋SSD*2 3.5吋HDD*2/2.5吋SSD*2。內在充實且強大,外型則是安鈦克一貫作風,沒有太多特殊形狀變化及燈光效果,以簡單低調為主軸。要說新潮,大概就只有鋼化玻璃做成的玻璃側透而已。


外包裝和安鈦克的其他系列相同,相對低調且簡約的紙箱。


包裝背面同樣印有機殼的解剖圖,部件組成可說是一目了然。


也許是因為不少玩家把玻璃玩破的關係…這次的外盒貼一個超大的警告標語,告訴玩家們好好對待它。另外,這次P82使用鋼化玻璃來當側透的面板,目的是降低意外碰壞的機率。
敬告:請不要刻意去測試它有多硬!!


打開拉~果然P系列就是簡單低調,這次的機身屬於中塔式機殼。尺寸上長45.4cm 寬21.5cm 高48cm,淨重7.78KG。整體而言大小適中,重量也算中等。


有別於上一代的設計,這次的I/O面板安排在機殼的左側,功能有Power、Reset、 USB 3.0*2、Audio。 對玩家而言相當方便,只要不把機殼擺在左邊靠牆…


順著I/O面板往上爬,這邊大概是這款機殼最特殊的設計了。條紋型的氣孔從機殼上方到後側板,一路延伸到機殼底部。大大增加氣流進入的空間,對於空氣進入有相當大的幫助。


前板打開,排氣孔外附有磁吸式的快拆網孔,可以把惱人的灰塵擋在門外,相當實用的設計,清潔上也非常方便。


接著來看看網孔後有什麼,竟然有風扇阿!還是14cm的! 先跟各位說,這可不是為了開箱展示而裝上去的,是機殼本身內附的風扇阿! 這真是”鈦”佛心了。前板風扇可以支援三顆12cm或是14cm,原廠幫你裝三顆大的直接塞滿。想裝水冷也沒問題,前面最大可支援360mm水冷,不過要把原廠那三顆趕走就是了~


繼續前進到機殼頂部,同樣附有磁吸式的快拆網孔(就是不想讓灰塵進來),安鈦克真的很貼心。


頂部可以安裝12cm*3或是14cm*2,只是這次玩家們得自己裝了。想在頂部安裝水冷的朋友注意了! 上方水冷最多支援到240mm,所以請不要拿超過240mm的來塞,這麼緊它會痛的…


機殼後方也有驚喜,是風扇! 又送了一顆14cm原廠扇給各位,這CP值已經破表了吧~同樣的,後方無論12cm、14cm通吃,想換哪種都沒問題。另外,配了7個PCIE Slots,不管顯卡、網卡等等的擴充上都相當方便。右方也有網孔設計,同樣對散熱有些許幫助。



終於來到機殼下方,值得注意的是Power底下的散熱孔位設計。同樣有可拆式的網孔,這次改成抽屜式的,除了方便拆裝之外,功能及質感都提升許多。(比起上一代P8那種一摸就掉的網孔…)


繞了機殼一周,終於到了玻璃側透這一面。我們要先穿過3mm厚的鋼化玻璃才能看清裡面有什麼。雖然說P82使用的是鋼化玻璃,在硬度上有顯著提升,但還是要小心啊!一旦鋼化玻璃破裂會碎得滿地都是,扎到腳可就不好了。


來到機殼內部,先來看看我們可以上哪些尺寸的板子。主流的板子,無論是ITX,M-ATX, ATX都可以順利裝上去。所以不用多想,裝就對了。


給各位看一下超香原廠三風扇的內側。


後風扇的內側也來一張。


接著來談談技術層面的,如果是裝塔散能裝到多高的呢? P82的最大CPU高度達到17.8cm,可以說大部分的塔散都沒問題。但是那些因為記憶體太高而調高風扇的情況,就要請大家多多留心了。


機殼上方並沒有特別增加安裝水冷的空間,這樣最怕冷排和主板散熱或是記憶體打架。不過P82有特別把風扇孔位遠離主機板,為水冷爭取一定的空間。雖然官方數據表示可以安裝240mm的水冷,但畢竟每款主機板、記憶體、水冷的配置都未必相同,也是有可能出現不相容的情況。建議要配置水冷的玩家們還是優先選擇前方的位置安裝。


顯卡部分,機殼本身可以支援最長38cm的顯示卡。須注意的是,如果在機殼前方安裝水冷,顯卡的空間可能會受到壓縮。不過因為目前大多數顯卡的長度很少會超過30cm,這點各位不用太過擔心。


再來幫大家量量前方冷排的空間。前方可以支援到360mm水冷,而且機殼本身有預留冷排及風扇的空間,所以在正常安裝的前提下不會有問題。


機殼內部也有方便理線的孔洞,讓玩家們可以靈活運用。


側邊同樣有孔洞設計,方便玩家們理線。


正面說完了我們來看看背面。包含SSD及HDD的硬碟架,Power的家以及機殼的線材。


線材部分,POWER、RESET、POWER LED等。


當然少不了HD. AUDIO及前面板的USB3.0。


順便讓大家看一下原廠風扇的接頭,內附的四顆都是小3pin。


往旁邊一些,我們看到了SSD的硬碟架,安裝上可以支援兩顆2.5吋SSD。其實這邊可以變個小魔術給大家看,請看下一張圖。


Magic~變成四個了?! 其實是拿來裡面裝啦! 這是一個設計上的小特色,硬碟架無論是機殼內部還是後側都可以裝,玩家們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決定要裝在哪一面,在安裝上多了一些趣味。


既然可以換面,當然是可以拆下來的。這裡的圓形孔位是為了方便拆裝而設計。


要順利將2.5吋SSD鎖上硬碟架,要用到的螺絲及螺絲套。


上套並鎖上,放入安鈦克機殼特有的硬碟滑軌後,就會長這個樣子。只需要輕輕一卡就進去了喔,未來要拆下來也很容易。


再往下看,這次3.5吋傳統硬碟看似只配置一個空間,實際上它可以裝兩顆。另外,機殼螺絲等等的零件包同樣放在大家熟悉的位置,拉開硬碟抽屜就可以看到它。


抽屜和整個硬碟架都是可以拆下來的,可以選擇往右邊移動位置,或像圖片一樣整個卸下來。小抽屜是HDD&SSD通吃的設計,玩家們可依照自己的需求安裝。


除了抽屜外,硬碟架本身也有擴充的功能。那四個小孔是不是有種熟悉的感覺? 眼尖的玩家們可能一眼就看出那是2.5吋SSD的孔位。再看看旁邊,是不是覺得這些洞很眼熟?沒錯,這裡的設計和SSD的硬碟架是一樣的,同樣利用滑軌來把硬碟固定。


同樣要使用特別加長過的螺絲以及螺絲套。


裝上去之後就會像這樣子啦~硬碟看起來就像躺在架上,不過它已經被固定住,不會掉下來的。


介紹完兩種硬碟後,相信各位在安裝方面都已經有個概念。不過在開始裝之前,先讓各位看清楚這兩款加長型螺絲。左邊的粗牙是給傳統3.5吋硬碟使用,而右邊的細牙則是2.5吋SSD,在開始鎖之前一定要看清楚啊! 不然會出事啊!!


差點忘了剛剛的小小神奇零件包,裡面包含各式螺絲及小配件。PCIE檔板*3,還有一條四合一的小3pin轉大4pin,對於懶得把風扇線一條條接上主板的玩家來說,這可是一大福音阿~前面提過的加長螺絲也可以在這邊找到,再次提醒!粗牙細牙要看清楚!




電源供應器的部分,最大可以支援長22cm的Power,基本上已經不會出現電供過長的問題。寬度和高度也都有預留不少空間,即便是海盜或振華那類體型較大的Power也不會有問題。另外,如果說下方的硬碟架沒有使用到,也可以考慮拆掉它,讓Power線材有更寬敞的空間。


安鈦克的機殼一直以來都走低調路線,就連發光也不例外。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現最左邊這塊的顏色不一樣呢?


拉近一點看看,這可不是掉漆而是LED。


POWER LED亮度還是有限,不過很符合自己家產品的風格。

一直以來,安鈦克機殼都維持著自己低調內斂的形象。即便現今機殼逐漸融入RGB或是特殊造型的形式,安鈦克仍舊是以提升性能及擴充空間為主要方向。這次的安鈦克P82 FLOW同樣秉持了自己的精神,但在實力上又更上一層樓。首先它對於外型上做了極細微的修正,在機殼前方設計了特殊的條紋進氣孔,使得機殼前方進氣變得更加容易。而且機殼前方內附3顆14cm風扇加大進氣量,後方也附一顆14cm風扇排氣,除了讓散熱更加出色,也可以減緩灰塵堆積的速度。機殼上方更是可以再加裝最多3顆12cm風扇,讓玩家們在進排氣的選擇變得更加多樣化。除了風扇外,這次在硬碟的擴充上也有不少突破。P82提供兩個2.5吋SSD專用硬碟架,以及一個可以裝兩顆硬碟的SSD、HDD通用硬碟架。玩家可依照自己需求做不同的組合變化,更是增加了安裝的趣味性。

現在安鈦克P82 FLOW已經在原價屋上架啦!售價$1990含稅,各位可以在線上估價系統第14大項找到它,或是直接到全台原價屋門市詢問喔!!還在猶豫要選哪咖機殼的玩家們,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了~

(Visited 1,044 times)
關於原價屋開箱測試與介紹︰
(1) 數據測試:數據測試所取得之樣品為廠商送測、工程師ES版本、海外同好提供,因此會因首發的韌體調校與正式上市的版本不同而導致差異,是故數據資料僅提供參考,且每個人所處的空調環境、地區氣候、溫度濕度、室內電壓、網路寬頻、搭配零件的參數設定不同而致使差異更大,若與玩家測試有出入時歡迎提供訊息彼此良性探討。
(2) 開箱介紹:由於透過網路傳遞,因此開箱品會因拍攝者使用的相機、燈光、以及用戶端的螢幕顯色能力而出現差異,若想明確演示歡迎至各地分店參考實機,所有技術規格最終以原廠為準,每個人在意的點不盡相同,文章無法太過冗長,若有疏漏之處歡迎告知,我們得以隨時補充。
原價屋電腦股份有限公司盡力維護本網站資料的正確與時效性,但仍難免有文字錯誤或甚至價格一日三變的情況發生,使用者應自行評估網站所提供之資料和內容是否正確,我們並不保證本網站所提供之服務完全無誤或不會間斷,因此…本網站保留隨時變更、修改、增加或刪除內容權利,若您持續使用或閱讀本網站,將視同您已瞭解並同意此項聲明。
 
Go to Top